学术报道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科学研究 >> 学术报道 >> 正文
陈晓律教授谈“现代化与社会福利——以英国为例”
发布时间:2019年10月15日 21:44    点击次数:504

1012日下午,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晓律在知新楼A1017报告厅进行了题为“现代化与社会福利——以英国为例”的讲座,历史文化学院顾銮斋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。

陈晓律教授开宗明义地提出,现代化至少同时意味着两件大事: 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。不发展经济无以改善民生,不提高民众福利就无法可持续发展。然而,雄厚的国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国民福利,英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加大了周期性经济危机,迫使统治者从自己的长远利益出发,采取社会福利方面的改良措施。二战期间,贝弗里奇报告以消除贫困、疾苦、肮脏、无知和懒惰五大社会病害为目标,主张建立一个全社会的公民保障制度。1946年,英国政府通过了《国民保险法》和《国民医疗保健法》,1948年制定了《国民扶助法》,废除了济贫法,规定由中央政府统一负责经济扶助。

陈晓律教授指出,现代化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平衡,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,要两手都要抓,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,同时,福利制度也有利于强化人民对国家的认同。但是,福利制度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,最为严重的是福利制度下人类本身的再生产问题。

他指出,任何一个物种,要保持种群的繁衍,自身的再生产都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。一个正常人的一生,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是未成年阶段,第二是工作阶段,第三是老年阶段。人生的三个阶段,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负其责。而福利制度普遍性原则的实施,使这种责任无形中淡化了,导致了战后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,自由享乐主义已经使人类本身的再生产机制遇到了空前的危机。

陈晓律教授指出,福利制度是否必然导致人口下降的趋势还不好断言,但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、产业升级的中国而言,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同步的关系,防止人口断崖式下滑,显然是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。

讲座最后,陈晓律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交流,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。讲座现场气氛活跃,不时响起阵阵掌声。


【作者:徐焕升    责任编辑:曹明明】


上一条:郭小凌教授谈“异中有同与同中有异——古希腊文明与古华夏文明比较”

下一条:潘光哲研究员来新葡萄官网做学术讲座


关闭